内容摘要: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任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国文学)成员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担任《。23.口传史诗的田野作业问题──南斯拉夫和蒙古史诗田野作业评述,《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11.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访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长兼临时党委书记、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中国社会科学网2012年 6月 1日,记者梁卫国。
关键词:研究;史诗;民族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朝戈金;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学术;口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朝戈金,男,蒙古族。1958年8月出生于呼和浩特。籍贯为内蒙古赤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1965年-1970年在呼和浩特南门外小学上学。1971-1976年在呼和浩特内蒙师大附中学习。1976.8 -1978.1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布日都公社插队。1978.3-1986.8在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本科生、助教、硕士研究生,获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1986.9至今在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刊物编辑、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副所长、所长等职务。其间于1995-1996年在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学,1997-200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在职全脱产学习民俗学,师从钟敬文教授。2000年获法学(民俗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校区)师从约翰?弗里(John Miles Foley)做博士后研修。目前兼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学部主任、教授委员会委员及少数民族文学系主任。担任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民间文艺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语言为汉语、蒙古语、英语。有著作、论文、编著、译著、译文百种在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蒙古、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以多种文字发表。主持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
国内外学术任职与社会兼职
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 主席(2014~),兼任该理事会亚太分部主任(2016~)
国际史诗研究学会(ISES)会长(20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CRIHAP)管理委员会 委员
国际共识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Global Understanding)指导委员会委员(2016~)
国际民俗学者组织(Folklore Follows)通讯会员(赫尔辛基)
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ISFNR) 会员
中国民俗学会 会长(2010~)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会长(2005~)
中国江格尔研究会 会长(2006~)
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蒙古文学学会 副会长
全国《格萨(斯)尔》工作领导小组 常务副组长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会 委员
任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中国文学)成员
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
担任《民族文学研究》主编。
境外刊物编委:Oral Tradition(《口头传统》学刊,美国), Cultural Analysis (《文化分析》学刊,美国)Aman Johiyal Sudulul《口头文学研究》(学刊,蒙古国),эпосоведение (《史诗研究》学刊,俄罗斯)。
境内刊物编委:《中国社会科学》《第欧根尼》《文化遗产》《民俗研究》《民族艺术》《创新》等。